发布日期:2019年02月01日
四十年教研生涯回顧 (5) – 人生下半場+ 查看更多
四十年教研生涯回顧 (5) – 人生下半場
+ 查看更多
作者:陳永康教授
界別:科研界
發布:2019-01-11
我在浸會大學的同工蔡明發於1986年畢業於浸會學院,在政府化驗所工作了一年後到英國Bristol大學進修分析化學碩士學位,成績優異而獲得助學金完成博士學位。他在當地的華人教會信主並有美好的事奉;因化學系九十年代開辦了<分析化學碩士>課程,需要聘用額外的老師,他得以受聘重回母校服務。他教學態度嚴謹,又願意為學系承擔很多瑣碎的行政工作,在我當系主任的年頭,他成為我很好的幫手,由於我和他都有與國內山西大學合作,經常以交換研究生和訪問學者的方式邀請山西大學的師生來<浸大>進行合作的研究工作,我和他都先後獲山西大學聘任為客座教授。他不像其他同事很緊張升遷的問題,是腳踏實地努力做好研究和所分派的教學與行政工作,後來更擔任<分析化學碩士>課程的主任,由於發表論文的質與量都好,最終獲晉升為教授。
2013年尾,有一天他與我分享他人生下半場的計劃,他在完成這學年的教學後便辭職,與太太一起往加拿大一間神學院修讀神學,希望以後可以在教會服事,我知道這是他穩重的決定,他希望我能夠為他照顧兩位尚未畢業的博士生,他們已完成了博士學位的大部份要求,只是要我指導他們完成博士論文,邀請校外的考試委員和安排學生的博士的答辯考試;他是我的本科生學生,又是我欣賞的同工,他在四十九歲時作出這決定必定是回應神的呼召,所以我義不容辭地應允他所求。
他剩下來的博士生有一位是來自大連的,是極優秀的青年學者,在明發的指導下,已在國際科學期刊發表了六、七篇文章,所以我很樂意花時間和心思去輔助她,她於2015年中順利畢業,在香港科技大學做了一年的博士後又得到美國一所有名大學教授的聘用,到水牛城擔任研究員的工作。在我於2016年退休的時候,收到她的祝賀信,末段有以下對我感謝的說話:
I would like to appreciate for everything you have done to me during the last half year study in HKBU. You are such a kindhearted teacher, and teach me how to be a teacher not only “of success” but also “of value” in action. You showed a strong sense of mission and set an admirable personal example for my future life. I do not know how to (show my) appreciation towards you, and I feel no matter how much words I say would not express my respect to you. I would remember and cherish the memory of warmth you gave to me forever.
她信中並分享說她已獲得國內一所大學的聘用,我盼望她將來可以成為一位敬業樂業的老師。另外明發於2017年八月神學畢業後返回他蒙恩的Bristol Chinese Church擔任牧職,更專心地在他的人生下半場服事主。
倘若你不是基督徒,而在瀏覽本網站後,你希望更多認識基督教信仰,鼓勵你到附近的基督教教會聚會,願神賜福予你。
歡迎原文或原條短片/錄音轉載,有關使用須知請參閱本網站的使用條款。文章、短片/錄音及資料等均有版權,為免日後出現版權問題,未經版權擁有人同意前,請勿另行出版及易名投稿於任何媒體。謝謝!
作者簡介
+ 查看更多
陳永康教授1952年出生於香港,1975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化學系,並取得甲等榮譽理學士學位。1976年他負笈至加拿大亞爾伯達大學研究院,師事劉行讓教授從事天然物合成的研究,於1979年取得有機化學的博士學位。其後往美國加州大學洛杉機分校,參與有關維生素B12全合成的博士後研究一年。1980年10月回港,並於81年9月加入香港浸會學院(浸會大學的前身)為講師,其後晉升為高級講師,副教授和教授的職位。並於1998至2007年擔任化學系系主任的工作,他在浸會大學的教研工作直至2016年為止,退休時獲大學頒授<榮休教授>職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