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8年10月12日
疲累掙扎中,勿忘記初衷!+ 查看更多
疲累掙扎中,勿忘記初衷!
+ 查看更多
作者:劉欣安醫生
界別:醫療界
發布:2018-09-03
到了年底,又是要給受訓骨科醫生填寫表現評核的時候。當翻看那十幾頁手術記錄,我體會這年輕人勤勞充實的學習,也勾起自己那些疲累掙扎的受訓回憶。專科培訓的駐院醫生,一點都不易做。這人要在兩年外科基本訓練中,輪換四個不同專科部門。其間渡過三部份外科考試,考獲外科院士資格後,才能進入為期四年的骨科專科訓練。到了第六至七年駐院培訓後,報考並考取骨科專科院士試,才能夠成為一個真正的骨科專科醫生。
外科培訓的日子,駐院醫生要過著三日一召(on-site-call) 的前線工作。候召那天,工作總要通宵收症、救命、做手術。每個初出茅廬的受訓小子,都經歷過三日一循環的「召前壓力」。召後就拖著衰殘的身軀,繼續一邊工作學習,一邊讀書考試。三十六小時的駐院生活,專科試的成敗得失,前綫工作的壓力,往往使人盲目脫節。某個星期天的早晨巡房時,病人問我:「醫生,幾時先返得屋企?」。我明白他詢問出院計劃,也想到自己的確有兩星期沒有回家了!教會團契的假期活動,一般都沒有我份兒,皆因我多數都要工作不能出席。朋友總覺得我與世隔絕,考試沒完沒了。我盼望快到第七個安息年,放下考試的包袱。
倘若你不是基督徒,而在瀏覽本網站後,你希望更多認識基督教信仰,鼓勵你到附近的基督教教會聚會,願神賜福予你。
歡迎原文或原條短片/錄音轉載,有關使用須知請參閱本網站的使用條款。文章、短片/錄音及資料等均有版權,為免日後出現版權問題,未經版權擁有人同意前,請勿另行出版及易名投稿於任何媒體。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