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在人生的主權

作者:冼日新牧師
/博士

以斯帖記 1:1-2; 2:1-10, 15-20

發表:2018-11-22
工作反思:
以斯帖是一個很美麗的波斯名字,意思是「星」(star) 的意思。以斯帖這女子出現在波斯亞哈隨魯王 (又名 Xerxes) 的年代 (主前 485-465 年作王),當時波斯王朝是一個極為興盛的年代,從印度直到古實有一百二十七統管的省份,版圖極為廣大。當時以色列人都帶著被擄的身份,活在仇敵的壓迫下,他們的民族甚至要面對後來被哈曼清洗的危險。神卻使用一個年青女子以斯帖 (哈大沙),成為她同胞的拯救者,使民族免於被消滅的厄運,以色列人乃至於倒過來超越他們的仇敵。

以色列人稱呼這戲劇性蒙神拯救的日子為普珥日,後來成為每年感恩及紀念神拯救的節期。亞哈隨魯王在位第三年 (主前 483 年),王為一切首領臣僕設擺一百八十天的筵席,邀請了波斯和瑪代的權貴,就是各省的貴冑與首領。筵席的設擺有可能是為了預備當時對希臘人一場的戰役, 就是在主前 480 年發生的溫泉關戰役 (Thermopylae)。後來,亞哈隨魯王再設擺筵席七日,在當時王權至上及男女極不平等的年代,王吩咐當時容貌甚美的王后瓦實提戴著后冠到王面前,使各等臣民觀看。不料,王后瓦實提拒絕,致使王怒大發,最後廢棄了她王后的位份。以斯帖記中完全沒有記載神的名字,但卻看到神引導以斯帖的人生,使她在這個歷史關鍵的時刻作為以色列人的拯救者。因父母早逝,年輕貌美的以斯帖被叔父末底改收養為女兒,或許像其他猶大的年輕女子一樣,她本來的人生使命就是嫁夫及生兒育女。剛巧在這段期間,王后被廢,王內心寂莫,便派官員在國中的各省招聚美貌的處女到書珊城〔或作宮〕的女院,準備被選入宮立為王后。不曉得以斯帖是被迫還是自願,她也被送進王宮,交給掌管女子的太監希該照管。對於後期出現的以斯拉及尼希米記來說,猶太人與外邦人通婚是被看為違背了遵守神的約,一件極之嚴重的罪 (拉 9:1-4; 尼 13:23-27)。以斯帖進入波斯的王宮,為了要在危險的環境中求存及找到自己的位置,她以她的美貌去討王的歡心,更要聽從末底改的話,就是要隱藏猶大人的身份,免給以色列敵人把柄攻擊她。

以斯帖生於一個非常惡劣及對年輕女子極不公平的年代及環境,在沒有選擇的空間下,她或許也需要作出一些道德或宗教上的妥協。聖經沒有記載神對她的判斷,卻顯出在神這個掌管過程中的施恩,包括:她得到太監希該的喜悅及恩待(或許是因著以斯帖的美貌、性情及聰慧),並且凡看見以斯帖的人都喜悅她; 更重要的是,當以斯帖被引入王宮見亞哈隨魯王後,她在王眼前蒙寵愛比眾處女更甚,結果王就把后冠戴在她頭上,立她為王后。以斯帖也在不知不覺間行在神的引導中,成為波斯國的王后,更在後來成為以色列人的拯救者。事實上,女性今天置身的職場、教會或家庭的服事環境,已經跟以前有很大的不同。不過,今天的社會或許仍存在不少對女性不公平的待遇發生,然而,信徒仍需相信神的手會在暗暗地引導她們,幫助她們超越惡劣環境的同時,也逐漸體會神所安放的崗位及賦予她們的,不只是糊口的機會,而是有更深遠的美意,要讓她們與神同工去成就祂的計劃。
倘若你不是基督徒,而在瀏覽本網站後,你希望更多認識基督教信仰,鼓勵你到附近的基督教教會聚會,願神賜福予你。
歡迎原文或原條短片/錄音轉載,有關使用須知請參閱本網站的使用條款。文章、短片/錄音及資料等均有版權,為免日後出現版權問題,未經版權擁有人同意前,請勿另行出版及易名投稿於任何媒體。謝謝!

請稍候
作者簡介
DRSIN-150x150

冼日新牧師/博士
Contact: mpm@hkcmi.edu

冼日新牧師於香港大學取得工程學理學士、及工程學碩士。畢業後曾於香港理工學院 (香港理工大學前身) 作講師,其後蒙神呼召作全職的牧養事奉,分別在香港大埔平安福音堂作主任牧者、及在南溫哥華基督教頌恩堂作主任牧師多年。冼牧師亦分別在加拿大維真神學院 (Regent College) 完成文學碩士、及在西三一大學 (Trinity Western University) 完成教牧學博士課程,專注研究教會在屬靈領袖的培育。

《以斯帖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