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8年09月18日
聖經信息國語錄音
作者:冼日新牧師/博士
+ 查看更多
個人或群體利益優先?作者:冼日新牧師/博士 《經文:以斯帖記4:1-17》發表:2018-12-05更多錄音+
個人或群體利益優先?
作者:冼日新牧師/博士 《經文:以斯帖記4:1-17》發表:2018-12-05
更多錄音+
個人或群體利益優先?
工作反思:下载按钮
工作反思:
下载按钮
當以色列人面對哈曼藉王的名下達旨意,要在亞達月十三日、全然剪除殺戮滅絕所有猶太人,猶大人就大大悲哀,禁食哭泣哀號,並且很多猶太人穿麻衣躺在灰中。末底改也撕裂衣服、穿麻衣、蒙灰塵、在城中行走、痛哭哀號,甚至走到王宮的朝門前停住腳步,因為當時進入王宮有條例,是穿麻衣的不可進入朝門。王後以斯帖為著末底改的安全,擔心他觸犯王宮的條例,縱然送衣服給末底改穿,要他脫下麻衣,他仍堅持不肯接受。後來末底改藉太監哈他革,將哈曼要滅絕所有猶太族人的計謀告訴以斯帖,並要求她進去見王,並為猶太族人在王面前懇切祈求,盼望王的心意能夠回轉。
但以斯帖即時想到的回覆,是她現在沒有蒙召進去見王已經三十日了,或許亞哈隨魯王已經有其他鍾愛的妃嬪,以致有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沒有召見以斯帖,代表亞哈隨魯王愛慕以斯帖的心或許已經減少。以斯帖現時若擅自進入內院見王,危險性亦會較高,可能會觸犯當時的法例,甚至會被治死,除非王當時向她伸出金杖,以斯帖才可以得著存活。對於以斯帖來說,她雖然是貴為王後,面對同胞將會被滅絕,她也感到無能為力,而她個人的安全亦是她優先的考慮。但末底改回覆的說話,卻完全改變以斯帖的想法,包括:
(1) 末底改警告以斯帖,她雖然是身在王宮,卻不一定表示她有絕對的安全。末底改相信神仍有其他辦法拯救以色列人,而當王知道以斯帖是猶太人真正的身份,以斯帖和她的父家反而會滅亡,所以以斯帖現今若只是單單顧念個人的平安,而不理會猶太人最終的死活,她個人最終都會失去平安。
(2) 另一方面,末底改提醒以斯帖,她的人生有一個神聖的目標 -「焉知你得了 (希伯來文是被動的形態) 王後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麼?」她能成為波斯國的王後,在神的計劃中必定是有一個特別的原困,不是只為了讓以斯帖過著安舒的生活,而是為著要拯救她的同胞免受滅族的災難。
以斯帖的人生要成就一個比她個人更要緊的旨意,要拯救神的子民。以斯帖被這兩個原因打動了她的心,她克服面對失去一切及甚至是死亡的恐懼,就吩咐人回報末底改,請求他招聚書珊城所有的猶大人,為她禁食三晝三夜,不喫不喝,而以斯帖和她的宮女,也要這樣禁食,然後她就踏出信心的一步,冒著生命的危險違例進去見王,帶著破斧沈舟的心態,若果要死就死罷。(註: 有聖經註釋書題到,以斯帖在書中被稱為皇後以斯帖有十四次,而有十三次是在她作出這個決定後所記載的,以斯帖從此成為以色列人真正的皇後。)
以斯帖本來只是一個年輕及平凡的女子,卻生於猶太人被擄的時期,機緣巧合下像灰姑娘一樣,成為一國的王後,而又繼續隱藏著是猶太人真正的身份。本以為下半生可以過著安穩及舒適的生活,但自己的同胞卻突然面對滅族的災難,縱然是滿心憂傷,是否應該以保護自己生命為優先?還是體會原來人生有一個更神聖的任務,縱然將生命豁出去,也要為其他同胞謀求平安?信徒今天活在世界不同的工作、社會、及人生的處境,世界的價值觀都是以人的利益為優先,但他們像以斯帖的經歷一樣,保護自己的平安及利益是人之天性,但人生卻可以有一個更崇高或神聖的目標,不單是為著個人的益處,也需要付上代價及冒險,為著身邊的群體謀求福祉,來完成神在信徒人生的旨意。
《以斯帖記》信息錄音
+ 查看更多
《以斯帖記》信息影片
+ 查看更多